如今在游戏圈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:越来越多的人吐糟“3A大作没有创意、越来越流水线”了。
首先呢,让我们一起了解“3A游戏”这个概念,一般来说3A游戏就是指那些开发成本高,开发周期长,消耗的资源多的游戏。(暂时还没有官方的评定标准)。
对于“3A游戏”这个词,现在的主流说法是,欧美游戏行业为了对抗日本游戏行业“一家独大”的局面,利用自己的媒体话语权制造出来,为防止和日本游戏“正面比较”的名词。
欧美的游戏业和电影业,其实都是资本掌握话语权。早在80年代之前,他们主要靠IP授权赚钱,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“雅达利大崩溃”的原因。
后来随着电子晶体管技术的突飞猛进,游戏画面越来越逼真,这时候“车枪球”就成了最佳载体。然后欧美游戏翻身,就像电影的《侏罗纪公园》一样。
可惜,现在电子晶体管进入严重的边际效应之后,这个优势就又开始慢慢消失。
和我们国内绝大部分游戏开发商一样,现在的欧美游戏也只是通过堆料来增加游戏卖点,因为这是资本最喜欢的,他们只需要砸足够的钱、人力、物力,就可以碾压对手。但现在这种方式已经行不通了,游戏行业再次回到了需要“制作者的创意”上面。
首页 1 2 3 下一页 共3页提示:支持键盘“← →”键翻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