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发表了专题报道:《Moving Upstream——The Robot Revolution Manufacturing 2.0》(发展迅猛:工业机器人迎来2.0时代),探访了全球范围内代表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与应用企业如川崎、雷柏、京东等,深入了解各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研发与应用,以及对未来机器人发展的看法。华尔街日报总结现状,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持续快速发展,制造业自动化革命2.0时代已然到来。
《华尔街日报》始终是美国最高端报纸,侧重金融、商业领域的报道,许多政、商、金融、科技、教育、医学界精英都是他们的忠实读者。因为他们的报导风格以严肃见长,对题材的选择也非常谨慎,因而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。
早在2015年,华尔街日报便推出相关专题报道:《中国机器人崛起,正成为全球自动化中心》,报道从中国企业主广泛应用工业机器人这一现象开始,深入解析了背后的推动力因素,认为中国正在逐步降低对大量劳动力依赖行业的支持力度,进而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领域如汽车、电子、钢铁等以自动化为推动力的行业,未来将逐步成为全球的自动化生产中心。
时隔三年,工业机器人发展迅猛,中国从2016年起正式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。2017年,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突破12万台,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。与此同时,中国连续第九年成为全球高端数控机床第一消费大国,全球50%的数控机床装在了中国的生产线上。而在这一切数据的背后,中国各行业、企业的主动创新应用功不可没。
“我们在2008年就开始探索工厂自动化升级”,深圳雷柏科技创始人、CEO曾浩对华尔街日报记者说。深圳雷柏科技是国产外设老牌大厂,近年来一直在国内、国外市场与罗技、雷蛇、赛睿、微软等巨头们竞争。随着产销量越来越大,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,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,雷柏于2010年一次性购入了75台ABB机器人,将其运用在工厂的产线上,一夜之间成为ABB这款机器人的全球最大客户。
从引进机器人设备到完成整条生产线的调试,雷柏用了一年半的时间。后来,一条生产线拥有数个工业机器人以及相关设备,可以进行产品开模、注塑、组装等各个生产环节。如今在雷柏工厂里,你可以看到机器人参与了鼠标、键盘生产线的多个工种,主要是替代电子元件的插件、测试,成品的组装、测试、包装、码垛,以及物料配送等人员的劳动等。也许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成熟,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,“无人工厂”、“无人产线”不就也将实现。
“这(机器人产线)使得我们公司在生产成本方面有更多优势。”曾浩说。在产量增加的情况下,机器人产线使得雷柏从原来3000多名生产工人减到了800多人;此外,新产品开发周期从原有3.8月提升至60天;供应链实现实时下单/交货功能,交货周期从原来的50天,降到10-15天,提升80%,交货率大于98.5%,库存流转率提高5%-10%,降低材料成本70%...这一系列数据,无一不是业界标杆,进一步功稳固了雷柏国产键鼠第一品牌的地位,并使之与罗技等国际巨头竞争中有了更多优势。
因为将机器人应用在3C领域/PC外设生产中的先进性和创新性,雷柏科技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是参与国家863计划机器人制造项目的公司之一,并于2015年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全国第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。
从键鼠代工厂,到推出自有品牌,到成为国产外设领军品牌,然后引入自动化产线,开展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,雷柏科技始终随着业务发展优化和调整自己的经营路线。正是因为有许多如雷柏、京东等企业的先见与创新,才使得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与工厂自动化上一路高歌猛进,在全球新一轮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占据先决竞争优势。
华尔街日报报道视频地址(传送门)